1 内容、形式
来稿内容为农业各学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未经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涉及农业基础和应用领域重要问题的综述、专论。稿件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有创新性。综述性文章应是农业科学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或作者自己在相应领域对学科贡献的总结,有独到见解,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2 文稿项目
研究论文(包括研究简报)书写顺序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与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单位全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0引言、1材料与方法、2结果与分析、3讨论与结论、正文第一页脚注、正文末尾致谢(如有必要)、参考文献。本刊论文模板可在《农业研究与应用》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下载。
3 文章标题
文章题目务求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用至3 级标题。
4 作者与单位
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中、英文均须全称、城市及邮政编码)。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还应提供联系电话或手机号码、电子邮件,以方便联系。投稿作者之间应充分协商,排定作者顺序,一经录用,不再调整作者署名顺序。
5 汉语姓名译法
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在正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为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不空,例如:ZHAI HuQu, LIU Xu, QU DongYu, GUO YuYuan;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则保留姓全部字母大写,名缩写,留首字母,中间空格,例如:LIU X, QU D Y, GUO Y Y, ZHAI H Q。
6 中、英文摘要
本刊采用结构式长摘要,不少于600字 ,以充分发挥国内外二次文献库的文献传播作用。摘要中各要素须用完整的语句阐述;摘要整体应能比较完整地再现论文的主要内容。其写作顺序为:目的、采用的主要方法、主要的结果、结论。在摘要中须保留【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标识。英文摘要同样处理,用完整的句子分别说明研究的【Objective】、【Method】、【Result】和【Conclusion】。
7 首页脚注标识项目
基金项目: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部级、地厅级重点或专项等项目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若无任何项目资助,除非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原则上不予受理。
作者简介:在首页注脚处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如有通信作者,请注明通信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
8 引言
应按照“研究意义(学术价值或经济意义)、前人研究进展(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作者的最主要进展应尽可能高度概括性地列出)、本研究切入点(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或空白)、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意义】这部分要写明您的研究对农业生产或农业研究的重要性,写明研究的意义,没有意义的论文不值得发表。【前人研究进展】是您所做研究的背景情况介绍,要有文献支持,国外文献不可忽略,近期文献应占相当比例。因为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前人所做的工作应作充分说明。引文采用作者+年份格式,一个作者或两个作者的文献列出全部作者,三个作者以上列出第一作者,后面加“等”,英文文献引用作者的列姓氏,三位作者以上只列第一作者姓氏,后面加“et al.”。例如(李杨瑞,2024),(李杨瑞和宋修鹏,2024),(李杨瑞等,2024);(Li,2024),(Li and Song,2024),(Li et al.,2024);李杨瑞(2024)报道……;李杨瑞和宋修鹏(2024)报道……;李杨瑞等(2024)报道……;Li(2024)报道……;Li and Song(2024)报道……;Li et al.(2024)报道……,等。【本研究切入点】是转折,写前人的研究存在哪些不足,或有哪些需要完善之处,由此引出您所要做的事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说明您要做哪些工作,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阅读引言,应该能让读者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以及您所做研究在国内外所处的相对水平。
9 材料与方法
应写清楚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材料与试验条件的代表性及具体名称、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设计方法、重复次数;试验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生产厂家信息、型号及规格;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等。倘系借鉴他人方法,应标注参考文献。
10 结果与分析
分别叙述本研究分项试验得出的主要结果,应有基础数据以及依据具体数据统计分析得来的二级或三、四级数据。要对统计、分析数据之后显示出来的信息予以描述,可对分项试验结果的逻辑关系进行阐述。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结果部分,一般不对他人的研究进行评述。
11 图和表
写作要求先文字后图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图和表中的题名、注释或说明语等所有中文均需加对照英文。表题及表注均属表的部分。图和表要有自明性,即通过图表的标题、数据或图像以及图表注释能够说明问题。为便于期刊精美出版,尽量制作彩图,在制图时,一般设定尺寸:50 mm≤高≤60 mm;80 mm≤宽≤140 mm,导出分辨率为300 dpi、1M以上的原图作为稿件附件一起上传至投稿系统,严禁使用截屏图。此外,强烈要求用Excel作图。
12 量和单位
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注意面积应换算为公顷(hm2)。
13 讨论
应单独成段,不与结果或结论混写。主要是将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异同加以比较,进行评论,说明验证或印证、证实了什么,否定了什么,对能够阐述清楚的道理或机制加以阐述,对不明确的原因或不一致之处要进一步分析、解释。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应能使读者了解您得出的结果与已有相关研究的不同或新颖之处,并由此引申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简要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继续研究方向。
14 结论
应单独成段,不与讨论混写。应高度简明、扼要,要有实际内容。应条理清晰地概括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应将本研究揭示出来的基本信息全部概括性地展示给读者,以便他人引用。结论不是对研究结果的评论,要避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等评论性语言。
15 参考文献
列出与文章切实相关的国内外资料,特别要吸收国内外最近5年文献。研究报告引用参考文献数量不应低于20 篇,综述不应低于30 篇。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不宜引用,建议引用同行评议期刊。须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格式,在正文文献引用处标注作者及出版年,参考文献表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中文文献(须译成英文)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参照国际惯例,所有著作者名字全部列出。除部分老文献以及未申请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期刊文献,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均要求列出DOI。
专著参考文献格式:著者.出版年.书名[M].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 doi.
期刊参考文献格式:作者(以逗号分隔).出版年.题名[ J ].刊名(全称),卷(期):起-止页. doi.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作者.出版年.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起-止页. doi.
实例参照:
李勇, 杨晓光, 叶清, 陈阜. 2013.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Ⅸ. 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双季稻高低温灾害风险及其产量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469(19) : 3997-400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19. 005.
LI Y, YANG X G, YE Q, CHEN F. 2013.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Ⅸ. The risk of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disasters for single and double rice and its impacts on rice yield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Plain[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46(19): 3997-400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19. 005.
DE BLOCK M, VAN LIJSEBETTENS M. 2011.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homeostasis as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omponents of plant performance and crop productivity[J].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14(3): 275-282. doi: 10.1016/j.pbi.2011.02.007.
投稿请登录《农业研究与应用》网站 https://gxrz.cbpt.cnki. 点击左侧“作者投稿”按钮,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感谢您对本刊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