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与应用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遗传育种·生物技术

  • 芒果炭疽病及其抗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王好;张贺;罗睿雄;赵志常;苏晓红;黄璐瑶;陈文雄;高爱平;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世界主要热带果树之一,其产业对我国乃至世界热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炭疽病是芒果生产上主要发生的病害之一,在国内外芒果产区普遍发生,在芒果生长期和采后贮藏期均产生危害,给芒果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培育抗炭疽病的芒果新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了解芒果炭疽病抗性分子遗传机制是加快抗病品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基于这一关键问题,本文概述了芒果炭疽病病原菌、芒果炭疽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芒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e]是引起芒果炭疽病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能侵染芒果植株的各个部位,包括叶片、嫩梢、花序和果实。国内外已选育出多个高抗炭疽病的芒果品种。在基因研究方面,已克隆到多个炭疽病抗病基因,其中涉及防御基因表达调控、代谢通路调控、木质素合成、活性氧清除等多种功能基因。芒果响应炭疽病侵染中病原体识别与信号传导的相关基因主要包括RGA2、RPM1、NBS-LRR、NPR1、MiPR10-1、MiPR10-3、MiPR1A等,其编码的蛋白功能包括识别病原菌蛋白、影响植物激素水平以及其他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等;转录调控因子DBB、RAV、Whirly、GeBP、MiMYB等基因家族成员,功能主要是响应胶孢炭疽菌的侵染、对炭疽病病菌侵染起协同或抵抗作用;芒果防御性反应的相关基因包括MiCHI、MiARE、MiPR、MiPAL、MiSOD、MiPOD、MiPPO、β-1,3-GLU2等,其功能主要与活性氧、水解真菌细胞壁、增强或降低芒果对炭疽病的抗性有关。芒果抗炭疽病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此外,针对芒果抗炭疽病遗传育种研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本文提出创制抗炭疽病的芒果新种质、建立芒果炭疽病抗性评价标准体系、整合芒果基因组功能基因和全基因组多态性标记的信息平台、攻克芒果组织再生和遗传转化等技术、建立高效的芒果遗传转化体系等建议,为芒果抗炭疽病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5期 v.38 41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反季节芒果果实糖酸品质及代谢组学分析

    农丽宜;黄国弟;曲俊儒;覃昱茗;王一兵;孟开开;

    【目的】反季节栽培技术可使水果提前或延迟成熟上市,填补市场空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旨在探索具有反季节结果特性的芒果品种桂热芒10号在不同季节成熟果实的糖酸比以及与果实品质相关的代谢物差异情况,为解析反季节芒果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高品质、高产量反季节芒果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和酸碱中和法测定正常季节和反季节成熟的桂热芒10号果实的糖酸比,并用宏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代谢组化合物比较分析。【结果】相比正常季节成熟的桂热芒10号果实,反季节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较低。果肉的代谢物鉴定显示,从正常季节和反季节果实中共鉴定出496种物质,其中包括72种糖及糖类衍生物、78种有机酸、14种脂肪酸、12种维生素、117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5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6种核苷类、76种酚类化合物、21种萜类化合物、7种生物碱、3种酯类化合物、2种类固醇、2种甾体类化合物、1种磷脂酰胆碱及30种其他代谢产物。代谢组分析共鉴定出93种有显著差异的代谢产物,反季节成熟的芒果中有62种代谢物上调,31种代谢物下调;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正常季节成熟、反季节成熟的桂热芒10号果实的差异代谢物通路主要是精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谷氨酸代谢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反季节成熟的芒果呈现苯甲酸类代谢物积累、黄酮类代谢物含量上升、氨基酸代谢水平下降的特征。【结论】反季节栽培导致桂热芒10号成熟果实糖酸比降低,并通过干扰氨基酸生物合成、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关键代谢通路,使其呈现出苯甲酸与黄酮类物质积累、氨基酸代谢减弱的特征。研究结果为反季节芒果的风味调控与品质提升提供了代谢组学见解。

    2025年05期 v.38 420-432+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芒果属种间砧穗组合对根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罗世杏;唐玉娟;冉梦阳;黄国弟;莫永龙;赵英;李日旺;李丽;韦再行;

    【目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属漆树科芒果属植物,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享有“热带果王”之美誉。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果属种间砧穗组合对根生理及解剖结构的影响,寻找最佳砧穗组合,拓展砧木来源,以期为芒果生产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抗性强、适应性好的扁桃芒为砧木,分别与芒果品种桂热芒3号、桂热芒4号、桂热芒10号、桂热芒71号、桂热芒82号和南逗迈4号芒进行切接,开展不同接穗对砧木根系的影响试验。通过统计嫁接苗成活率,观察根系的解剖结构和测量根尖的横断面积、皮层面积、韧皮部面积、木质部面积、导管数量、中柱鞘面积,测定砧木根系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矿质营养氮、磷、钾、钙含量,并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桂热芒3号/扁桃芒组合在6个芒果属种间嫁接组合中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0.00%。不同接穗嫁接后对扁桃芒砧木根系的CAT、POD、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桂热芒4号/扁桃芒组合的CAT活性最强,为411.06μmol/(g·min),为最弱水平(桂热芒82号/扁桃芒组合)的3.74倍;桂热芒3号/扁桃芒组合的POD、SOD活性最强,MDA含量最高,分别为0.62 U/(g·min)、564.21 U/g、25.24 nmol/(g·FW),分别为最弱水平(南逗迈4号芒/扁桃芒组合)的2.00倍、(南逗迈4号芒/扁桃芒组合)的2.33倍、(桂热芒71号/扁桃芒组合)的1.43倍。CAT活性与导管密度,钙、磷、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不同酶活性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钙和磷含量与根尖解剖结构的中柱鞘面积、韧皮部面积、木质部面积以及导管密度有极显著相关性。不同芒果接穗对扁桃芒根的中柱鞘面积有一定的影响,根的中柱鞘面积与韧皮部、木质部面积及导管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结论】在6个砧穗组合中,不同芒果接穗对砧木的根尖解剖结构、生理指标和矿质营养吸收产生显著的影响。桂热芒3号/扁桃芒组合显著提高了砧木根系的POD、SOD活性及MDA含量,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为芒果种间嫁接的最佳砧穗组合。

    2025年05期 v.38 43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作物栽培·生理生化

  • 红带滑胸针蓟马为害对三种芒果叶片挥发物的影响

    韦斌;谢林君;罗聪;何新华;郑霞林;王小云;

    【目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营养丰富的热带水果,广西是主要的芒果产区。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3个主栽芒果品种叶片受红带滑胸针蓟马(Selenothrips rubrocinctus)为害前后的挥发物组分差异,揭示蓟马为害对芒果叶片挥发性代谢产物的调控效应,为从芒果中提取或合成害虫防控活性物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金煌芒、台农1号芒和桂热芒82号3个芒果品种两年生健康嫁接苗的嫩叶挥发物,再将红带滑胸针蓟马接种到植株上,7 d后通过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受害叶片的挥发物,采用偶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叶片挥发物的化学组分。【结果】三种芒果处理组(红带滑胸针蓟马为害叶)共存在60种化合物,对照组(健康叶)共存在40种化合物;处理组与对照组挥发物中共包含77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1种、酯类17种、烷烃类14种、芳香族类9种、酚类6种、醛类5种、酮类3种、醇类1种、醚类1种。叶片受红带滑胸针蓟马为害前后都存在的化合物有5种,分别是三十一烷、二十四烷、十八烷、十四烷和对乙基苯乙酮;受红带滑胸针蓟马为害后芒果叶片新出现的挥发物有37种,其中萜烯类15种、酯类11种、烷烃类2种、芳香族类2种、酚类4种、醛类1种、酮类2种;3个芒果品种处理组受红带滑胸针蓟马为害后都出现苯甲酸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和3-亚甲基-1,1-二甲基-2-乙烯基环己烷3种挥发物。【结论】本研究发现红带滑胸针蓟马为害导致芒果植株产生苯甲酸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3-亚甲基-1,1-二甲基-2-乙烯基环己烷、D-柠檬烯和水杨酸甲酯等挥发物。

    2025年05期 v.38 443-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云南不同流域台农1号芒果实品质的标准化评价

    王铁运;尼章光;章勇;张翠仙;姜艳;解德宏;陈于福;易怀锋;柏天琦;杨林圜;赵爱秋;刘杨武;王美存;

    【目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全球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之一,其品质特性直接影响市场吸引力和经济价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云南6个不同流域台农1号芒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为不同产区芒果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制定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云南省境内大盈江(流域1)、澜沧江(流域2)、南盘江(流域3)、金沙江(流域4)、怒江(流域5)和红河(流域6) 6个芒果种植流域的台农1号芒果实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总酸含量等10个主要品质指标,并进行指标间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利用不同流域间芒果果实品质的差异和指标间的关联性建立芒果品质指标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流域芒果果实品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流域芒果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流域6的单果质量最大(361.30 g),流域4的最小(66.83 g);流域6可食率最高(79.78%),流域2的总糖含量最高(16.97 g/100 g),流域2与流域5的蛋白质含量最高(0.95 g/100 g),流域4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28.27 mg/100 g)。相关性分析表明,可食率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30,P<0.05);果形指数与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54,P<0.05),与抗坏血酸含量呈正相关(r=0.735)。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39%,其中Y_1主要反映营养与口感,Y_2反映质量与健康价值,Y_3反映外观特征。基于主成分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流域4、流域5和流域2综合品质最优,排名前三,流域1、流域3和流域6排名靠后。【结论】流域4和流域5为云南台农1号芒最优产区,流域6和流域2可分别作为芒果产业后端加工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适宜原料来源。

    2025年05期 v.38 454-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温干旱胁迫对芒果幼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邹杨;侯宪斌;李玉峰;

    【目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气候条件直接影响芒果的产量与品质,尤其是全球变暖导致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频发,严重威胁芒果生产。本研究旨在探究芒果对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生理的响应机制,为芒果在高温、干旱环境下栽培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方法】以2 a生台农1号芒、金煌芒盆栽幼树为试验材料,以室温(25℃)、土壤田间持水量60%为对照(CK),设置3个干旱梯度:轻度干旱(D-L)、中度干旱(D-M)、重度干旱(D-W),分别是在室温(25℃)下土壤田间持水量50%、40%和30%。利用夏季高温季节在塑料大棚内自然形成的高温环境进行模拟胁迫,通过气象监测,选择棚内气温升至(40±2)℃的时间段作为高温处理期,处理时长依据预设方案(持续2、4、8 h)进行控制,设置3个高温处理:高温40℃处理时长为2 h(H-L)、4 h(H-M)、8 h(H-W)。设置中度干旱(D-M)与40℃处理4 h(H-M)的组合为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处理(HD)。测定在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下芒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F_v/F_m)、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在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台农1号芒和金煌芒叶片叶绿素含量与F_v/F_m值均显著下降(P<0.05),且台农1号芒降幅(叶绿素含量最大降41.8%,F_v/F_m降32.5%)显著大于金煌芒(叶绿素含量降27.3%,F_v/F_m降20.1%),表明金煌芒光合系统受损较轻;MDA含量显著积累,在复合胁迫下台农1号芒增幅(156.7%)高于金煌芒(138.2%),在单一胁迫下台农1号芒MDA含量平均增幅(104.46%)也高于金煌芒(75.89%),表明金煌芒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在轻度中度胁迫下SOD、POD、CAT活性上升,在重度及复合胁迫下活性下降,且台农1号芒下降幅度更大,反映出金煌芒抗氧化系统维持能力较强;Pro含量随高温胁迫升高、干旱胁迫下降,但在金煌芒多数处理下Pro含量高于台农1号芒,暗示其渗透调节潜力更优。综合上述指标,金煌芒在逆境下的生理稳定性优于台农1号芒。【结论】从7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看,金煌芒相较台农1号芒展现出更强的耐旱性和耐高温性。

    2025年05期 v.38 475-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农产品加工·功能评价

  • 广西主栽芒果品种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罗义灿;吴凤;邓有展;王运儒;秦玉燕;周小媛;林鹰;李伟强;马晨;吕丽兰;

    【目的】芒果的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水果整体品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本研究旨在了解芒果品种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与含量,明确其挥发性成分的特性,为芒果深加工产品风味定向调控、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南宁两地种植的芒果品种桂热芒82号和金煌芒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芒果果皮、果肉及果核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地域、芒果品种共检出挥发性成分255种,其中萜烯类占比最高,萜烯类成分的数量与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且在不同部位间的分布呈现果皮>果肉>果核的趋势。百色采集的芒果桂热芒82号中共鉴定出73种挥发性成分,以果皮最为丰富(60种),主要成分为萜品油烯(22.41%)、3-蒈烯(10.15%)和罗勒烯(6.67%);果肉中以罗勒烯(45.67%)和丁酸丁酯(19.85%)为主;果核以罗勒烯(26.09%)和二甲基硅烷二醇(DMSD,14.45%)为主。百色采集的芒果金煌芒中共检出57种挥发性成分,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以异萜品烯(26.81%)与(R)-异薄荷酮(15.94%)为主;果肉中以萜品油烯(14.17%)、罗勒烯(13.17%)和叶醇(11.98%)为主;果核以二甲基硅烷二醇(47.28%)为主。南宁采集的芒果桂热芒82号中共检出68种挥发性成分,果皮中罗勒烯相对含量高达36.71%,其次为γ-木香烯(7.94%);果肉中罗勒烯(55.76%)与α-蒎烯(8.32%)共存;果核中以罗勒烯(52.47%)与DMSD(17.08%)为主。南宁采集的芒果金煌芒中共检出57种挥发性成分,果皮中以萜品油烯(17.55%)与β-芹菜烯(13.66%)为主;果肉中以萜品油烯(31.21%)与3-蒈烯(16.07%)为主;果核以α-蒎烯(33.25%)与DMSD(16.66%)为主。【结论】芒果不同部位间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显著(P<0.05),其中罗勒烯与DMSD为多数样品共有关键挥发性成分,广西芒果的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为主,其种类与相对含量在不同部位间具有显著差异,果皮挥发性成分最为丰富,果肉次之,果核最少。

    2025年05期 v.38 484-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低温贮藏对不同芒果品种品质特性的影响

    李进红;张森;李丽;吴健华;罗照西;

    【目的】芒果属于呼吸跃变型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温度是影响芒果货架期和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低温(13℃)贮藏对不同芒果品种品质特性和采后腐烂病害发病情况的影响,以期为芒果品种定向保鲜和贮藏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的贵妃芒的正常果、无胚果和椰香芒、热品16号芒、红玉芒、肯特芒、凯特芒等芒果品种果实为试验材料,设置常温贮藏(25~30℃)和低温(13℃)贮藏处理组,在第7、14、21、28 d时分别观察不同芒果品种果实颜色变化、测定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总酸含量以及腐烂病害病情指数等品质指标。【结果】与常温贮藏相比,低温贮藏能显著延缓芒果的衰老进程,抑制果皮转色、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病害病情指数,但贮藏至28 d时出现冷害症状(果皮褐变、果肉变质)。在常温条件下,失重率最高的为椰香芒(19.28%)、最低的为肯特芒(10.48%)。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4 d时,贵妃芒的正常果、红玉芒、肯特芒已经明显出现腐烂现象,病情指数最大的为热品16号芒(89.75%)、最小的为贵妃芒的正常果(31.33%)。所有品种的芒果在完全后熟时SSC最高,总酸含量最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SSC呈降低趋势,而总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贮藏28 d时,单从外观上看耐贮性最好的为贵妃芒的无胚果、最差的为热品16号芒;失重率最高的为椰香芒(12.89%)、最低的为贵妃芒的正常果(6.35%);病情指数最大的为凯特芒(69.92%)、最小的为肯特芒(20.08%);各品种13℃贮藏芒果的SSC都低于常温完全后熟的,总酸含量呈现的趋势则各不相同。【结论】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从外观上看贵妃芒的无胚果、肯特芒、椰香芒耐贮性较好。贵妃芒的正常果、红玉芒、肯特芒的失重率较低,肯特芒、红玉芒、贵妃芒的无胚果病情指数较小。肯特芒、红玉芒在13℃条件下贮藏性较好,热品16号芒和凯特芒在13℃条件下贮藏性较差,且在13℃条件下贮藏最好不要超过28 d;冷藏时间过长,经过后熟以后,果肉的SSC急剧下降,总酸含量上升,芒果可能会失去食用性。

    2025年05期 v.38 499-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智慧农业·农业经济

  • 桂南和桂东南芒果产业现状及对策

    罗慧;梁荫泉;罗俊奇;方中斌;欧洋;黄福原;

    桂南和桂东南芒果生产是广西芒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芒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持续提升。深入了解该地区芒果产业的现状特别对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扬长避短,促进该地区芒果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调研了近10年桂南和桂东南芒果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产业概况、果园立地条件、土壤质地、种植规模、种植品种、种植密度、上市时间及栽培表现等,发现当前该地区芒果产业发展具有单产高的优势;同一品种的芒果通常比广西芒果主产区右江河谷的晚熟10~15 d,有利于错开收获时间提高经济效益;芒果树的生长发育状况良好,未出现因过度使用生长调节剂导致大量无胚果实的现象,也没有过量使用果实拉长膨大剂人为促进果实生长以追求高产量的现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组织;适种区域界定不明确,易受不良天气影响;芒果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普及率低;提早采收现象普遍,未能充分发挥晚熟优势。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科学划分适种区和非适种区;组建芒果产业科技研发团队,持续开展适配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及推广;加强品种结构调整,积极推广中晚熟品种,提升中晚熟品种的种植比例;倡导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及膨大剂,减少无胚果的数量;推广省工省力栽培技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

    2025年05期 v.38 508-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百色芒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黄琦;杨振荣;岑贞革;梁源;

    芒果是百色市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占广西芒果种植面积的80%以上。百色芒果是全国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当前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追溯百色芒果产业1986—2023年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区分布变动、主栽品种及不同熟期品种结构变化、销售加工及品牌建设等发展历程,剖析百色芒果产业在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科研创新及成果转化、栽培技术、新型经营主体及抗风险能力、个性化品牌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从1986年至今,百色芒果经历了起步、加速、稳步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调整转型这5个阶段;产区持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实现了由单一追求面积、产量的扩张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栽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设施栽培+人工智能的应用、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芒果销售供应链建设等的产业升级。目前台农1号芒、桂热芒82号与金煌芒是百色芒果三大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芒果总种植面积的85.02%。百色芒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栽品种退化、品种同质化、极端气候对芒果成花坐果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急需现代栽培技术应用研究升级、多种病虫害叠加暴发、采后处理及预冷技术薄弱、缺少冷链贮运降损技术等。因此,提出加大芒果科研支撑力度和芒果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力度,创新产销合作新模式、减少商品在途环节,创建和加强维护高品质芒果商标标识等助力百色芒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应对策略,供百色芒果产业发展决策参考。

    2025年05期 v.38 515-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简介

    <正>广西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35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区农业重大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院本部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宁市相思湖畔,地处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院设有20个直属研究所169个创新团队,共建有11个分院、50个试验站,主要从事以种植业为主的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是粮、糖、果、菜、油、麻、食用菌、花卉等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及栽培,以及植保、营养、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农业信息与经济等技术研究。

    2025年05期 v.38 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