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与应用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综述

  • 伯克霍尔德氏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马白鸽;魏喜红;孟祥佳;孙正祥;

    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随着与植物相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研究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结果表明,该属细菌可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有益微生物。本文综述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分类和生理生化特征;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嗜铁素产生及生存空间竞争,拮抗作用中抗生素产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等;还综述了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固氮、解磷、植物激素产生等促生长特性。本论文为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生防机制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3年03期 v.36;No.20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试验研究

  • 不同采摘期金葵蜜桔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韦壮敏;朱鹏锦;叶维雁;杨贵兵;彭靖茹;彭东海;

    为探清金葵蜜桔成熟期的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确定其在广西南宁地区的最佳采摘期,在金葵蜜桔转色后第7、14、21、28、35、42、49、56d分别采摘果实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金葵蜜桔的果实单果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采摘期推迟逐渐增长,在转色35 d后变化幅度减小;可滴定酸含量随着采摘期推迟逐渐下降,果皮颜色随着采摘期推迟逐渐由绿变黄转红体现较好的商品性。综合分析果实品质和市场因素,建议金葵蜜桔在转色35d后开始采摘较为合适。

    2023年03期 v.36;No.205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镉和矿质元素吸收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罗义灿;李今朝;吴凤;王运儒;单彬;杜国冬;王丽萍;时鹏涛;

    为了解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对水稻镉(Cd)吸收累积及矿质元素含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法研究了常规水分管理(CK)、干湿交替(IF)、全程水淹管理(CF)对10香优郁香(YY186)、野香优莉丝(YX160)、良湘优868 (LX142)等3个水稻品种Cd富集、矿质元素含量、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品种水稻在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的降Cd效果为:CF>IF>CK,CF模式稻米Cd含量最低,含量为0.12 mg/kg;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YY186水稻品种稻米的Fe、Zn含量存在差异;各品种在IF、CF模式下的Fe、Zn含量比CK模式相对要高,其他矿质元素(Ca、Cu、Mn、K、Mg)含量无差异;IF模式下,水稻有效分蘖、千粒重、穗粒数比CF、CK模式下要高,CF模式下水稻有效分蘖、千粒重、穗粒数最低。本研究表明,CF和IF模式均可有效降低稻米中Cd含量和提高稻米中Fe、Mn、Zn、Mg含量,IF模式下3个水稻品种的有效分蘖、千粒重、穗粒数优于CF模式。综合评价,IF水分管理模式在兼顾水稻降镉的同时更利于水稻生长。

    2023年03期 v.36;No.205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东兴金花茶盆栽基质的筛选试验

    刘桂微;

    本文以研究东兴金花茶盆栽基质最优配方为目的,以黄心土、泥炭土、椰糠3种基质+过磷酸钙和控释肥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8种基质配方,研究8种基质对东兴金花茶盆栽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冠幅的1年生长量,1年萌发新枝数,叶长和叶宽等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兴金花茶在配方A3 (V_(黄心土)∶V_(椰糠)∶V_(泥炭土)=7.5∶1.5∶1.0+控释肥)生长表现最好,盆栽成活率100%,株高、地径、冠幅、1年新增新梢数等指标值均优于其他7种基质,植株生长健壮、枝叶茂盛、叶色深绿有光泽;在配方A8上(V_(黄心土)∶V_(椰糠)∶V_(泥炭土)∶V_(过磷酸钙)=3.0∶3.5∶3.0∶0.5)生长表现最差,成活率仅75%,株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分枝及叶量少、叶片无光泽。表明配方A3为东兴金花茶盆栽基质的最好选择,配方A8不宜作东兴金花茶盆栽基质。

    2023年03期 v.36;No.20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马玉芬;刘少典;程倩;顾玄;陆峰;

    为了提高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相同浓度的基质标准工作液与溶剂标准工作液的峰面积的相对比值来评价基质效应。研究了8种蔬菜对16种农药残留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药在蔬菜基质中表现出增强基质效应,会造成检测结果偏高,其中韭菜基质对所有农药都呈现出强基质效应,即ME>1.5;其对三唑磷的基质增强效应明显,数值在7.56~10.72;0.05mg/kg的甲拌磷在油菜、黄瓜、马铃薯基质中表现出中等减弱基质效应,会造成检测结果偏低;三唑酮在油菜、黄瓜、辣椒等蔬菜基质,以及甲拌磷、毒死蜱、联苯菊酯在番茄等蔬菜基质中均呈现弱基质效应,造成检测结果偏差小。极显著强基质效应由强到弱的蔬菜品种依次为:韭菜>芹菜>莲藕>马铃薯>黄瓜>辣椒>油菜>番茄。此外,采用基质标准溶液比采用试剂标准溶液计算的加标回收率更加趋向符合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农药残留加标回收率的符合标准要求占比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番茄、马铃薯的农药残留回收率的符合标准要求占比达100%。这表明采用基质标准溶液计算可以有效降低蔬菜基质效应对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23年03期 v.36;No.205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干燥方式对多头雏菊干花制作的影响

    孙淑欣;刘慧聪;张博超;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多头雏菊干花制作的影响,本试验对雏菊花朵进行复合保色剂浸泡,使用鲜花干燥剂包埋之后分别使用微波炉加热、烘箱干燥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时间与功率、温度对雏菊的干花制作及护形有着一定影响。其中,采用微波炉加热90 s200 W功率干燥模式,干燥后能保持原色,花朵较接近鲜花,感官效果极佳;采用100℃烘箱加热60 min干燥,花材形态保持最佳,最具观赏性。两种干燥模式相比,微波炉干燥时间较短,干燥完成后颜色保持较好、花瓣干燥品质更高。

    2023年03期 v.36;No.205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GA_3对芳樟矮林萌芽及生长的影响

    盛盼进;张北红;另青艳;魏希;胡锦;肖祖飞;

    芳樟种植主要取用枝叶提取精油,伐桩休眠芽的萌发及生长与芳樟精油产量密切相关,探讨喷施赤霉素(GA_3)对芳樟矮林萌芽和生长的影响,为芳樟矮林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芳樟矮林为材料,设置5个GA_3浓度梯度,对芳樟矮林萌芽数、萌条数、地径、株高、冠幅、生物量和出油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数随GA_3浓度的增加而增多,100 mg/L GA_3处理萌芽数最多;GA_3对萌条数的影响不明显;GA_3对地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100mg/LGA_3处理地径最大;GA_3对株高和冠幅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GA_3对芳樟矮林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100 mg/LGA_3处理单株鲜重最大;GA_3对鲜叶出油率影响不明显,对单株鲜叶精油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生长和出油率指标,喷施100 mg/LGA_3对芳樟矮林萌芽、生长、单株鲜叶精油产量最好。

    2023年03期 v.36;No.205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茉莉花茶中农药多残留

    范兴;林芳茂;卢燕燕;莫迎;

    采用快速净化柱(MPFC)净化组合的QuEChERS优化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茉莉花茶中34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结果显示:34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分别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4~0.999之间,定量限(LOQ,S/N≥10)为0.06~2.54μg/kg;在2、50、10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34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1.65%~118.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5%~11.63%。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稳定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茉莉花茶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2023年03期 v.36;No.205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微量元素单施和组合配施对桉树幼林生长的影响

    周鑫;罗发源;廖兴文;

    为探究微量元素B、Zn、Cu、Fe、Mn、Mo对桉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为生产中科学施用微量元素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桉树新造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微量元素单施和组合配施不同处理,在施用复合肥基础上加施不同的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B、Zn、Cu、Fe、Mn、Mo均能显著提高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其中施用B的处理增幅最大,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增幅分别为19.8%、20.4%和61.2%。微量元素组合配施能显著提高林分生长量,其增幅较单施微量元素大,B和Zn组合配施可使桉树幼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增幅分别达26.6%、25.3%和81.4%,在B和Zn组合基础上继续添加其他元素,其进一步增长的幅度有限,均未达显著差异水平。B和Zn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林分生长量,而且可提高或维持林分的生长发育整齐度;Fe虽然对林分生长量的提升作用不如其他元素,但在提高或维持林分的生长发育整齐度有显著的作用。

    2023年03期 v.36;No.205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

    李斌;王国荣;姚晓明;孔令锋;杨列云;黄福旦;王金友;徐红星;

    在浙江萧山开展了15种不同施药处理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控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2.5叶期使用30%丙草胺EC 1500 mL/hm2+3%氯氟吡啶酯EC 795 mL/hm2 (T6)对除丁香蓼外的其他禾本科杂草、阔叶草及莎草的防效都比较理想,药后35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5%以上。在水稻4.5叶期使用40%敌稗·氰氟草酯EC4500~6000mL/hm2(T7、T12、T14)对浙北地区抗药性稗草防除效果好,药后35 d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均为100%;36%异恶草松CS 525 mL/hm~2与10%恶唑·氰氟EC 2700 mL/hm~2在水稻4.5叶期混用(T5)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好,对1年生阔叶草杀草效果不理想,建议用作芽前土壤封闭药剂;当生产上错过土壤封闭时间时,可在水稻2叶期使用32%氰氟·丙草胺EC 3750 mL/hm2封杀同步处理,然后在水稻4.5叶期使用19%氟酮磺草胺SC 180 mL/hm2+35%恶草酮SC 600mL/hm2的组合(T15),对禾本科杂草和多数阔叶草可取得较理想的防效。

    2023年03期 v.36;No.205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不同氮肥施用处理对菜心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焘;闫飞燕;肖艳妮;宁德娇;唐莉;谢丽萍;

    研究菜心生长过程中不同施肥处理对菜心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了提高菜心品质及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污染提供参考。采用小区试验,以菜心为实验对象,设置5个施肥试验组:第1组(K1)施肥量为农户习惯性施肥量,即450 kg/hm~2N,125 kg/hm~2P_2O_5,225 kg/hm~2K_2O;第2组(K2)施肥量为225 kg/hm~2N、125 kg/hm~2P_2O_5,225 kg/hm~2K_2O;第3组(K3)施肥量225 kg/hm~2N、125 kg/hm~2P_2O_5,225 kg/hm~2K_2O,用碳酸氢铵∶硝酸氨=1∶1代替尿素作为氮肥肥源;第4组(K4)施肥量225kg/hm~2N、125 kg/hm~2P_2O_5,225kg/hm~2K_2O,1/2的氮源用有机肥代替(有机肥有机质含量63%,氮2%);第5组(K5)不施肥,作对照组。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收获菜心的产量、全氮、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及土壤中水解性氮、硝酸盐、有机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菜心种植过程中习惯性施肥的氮肥用量450kg/hm~2已过量,增加了土壤和菜心积累有害物质硝酸盐的风险,减量至225kg/hm~2的氮肥用量也能满足菜心生长需要,1/2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有效降低土壤和菜心中硝酸盐含量,促进菜心品质提升。

    2023年03期 v.36;No.205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调查研究

  • 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覃梅;叶晓霞;马宏伦;黄红宝;吴有栋;彭家昆;

    为了摸清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资源的本底资料,在多次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的种类、数量特点及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有六万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93科423属764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2科63属101种;裸子植物4科8属11种;被子植物157科352属65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林场内维管植物科的组成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单种科59科5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科数的30.57%;寡种科94科253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科数的48.70%。国有六万林场区系地理成分比较丰富,以热带成分为主,科的区系类型热带成分比例达62.18%,属的热带成分占比达66.90%,呈现明显热带性质。研究成果基本掌握了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维管植物种类及区系地理分布特征,为该地区今后开展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3期 v.36;No.205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广西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朱昱瑾;江立庚;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水稻生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极具重要意义。广西是我国重要的双季稻主产省区之一,水稻不仅是广西人民的口粮,还是许多当地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广西生产水稻气候资源适宜,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因此市场空间也很广阔。但是,广西在生产水稻时也面临中低产田占比高、田块分散不利于管理、基层科技人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单产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带来的挑战。因此,提高水稻单产创新力度、提升耕地土壤质量、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基层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是完善广西水稻产业发展,提高粮食自给率的6项重要措施。

    2023年03期 v.36;No.205 8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产业·乡村振兴

  • 上林县黑皮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丽珍;覃花菊;李爱;秦健;程亮;黎炎;吴永官;

    对上林县黑皮冬瓜产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2014—2022年相关资料,围绕上林县黑皮冬瓜种植面积、区域分布、主要品种、种植模式及病虫害发生等方面综合分析上林县黑皮冬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上林县是广西主要的冬瓜产区,种植面积达1333 hm~2,种植品种均为长圆柱形黑皮冬瓜品种,种植模式分为春秋两茬种植,采用搭架栽培。但同时,产业上高品质的黑皮冬瓜新品种缺乏、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冬瓜加工企业缺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上林县冬瓜产业的发展。加强优良黑皮冬瓜品种的引种选种力度、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储藏条件改善及发展冬瓜深加工产业等对策,以促进上林县黑皮冬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023年03期 v.36;No.205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昭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实践分析

    郭壮心;温立香;

    本文从昭平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示范区建设做法与取得成效方面,梳理了昭平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昭平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023年03期 v.36;No.205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休闲农业·科普

  • 浅析植物科普视频的传播策略与技巧——以抖音账号“一方见地”为例

    黄云芳;关妮纳;宾振钧;王美又;郝小玲;罗清;池昭锦;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媒介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新媒体平台、短视频传播等的兴起,成为当下人们获取知识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依托这些新媒体传播成为当前植物科普的重要方式之一。抖音是主要的短视频传播平台,文章以其人气植物科普博主“一方见地”账号为分析案例,总结归纳其传播内容特点和传播策略,同时从传播学角度对植物科普提出建议,以期为植物科普短视频号建设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36;No.205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